看到時間線上很多人說 meme 已經玩爛了,但其實 meme 從來沒死,只是換了幾撥觀眾。
從 $DOGE 到 $PEOPLE ,
再到 $BOME 、 $SPX 、 $MOG ,
每一波都在試探「共識」還能被卷出多少新的形式。
NFT 時代我們拼的是“歸屬感”,
時代拼的是“傳播力”,現在 PvP 階段拼的其實是“反射弧”。
敘事誰都能編,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別人買之前先買。
因為這個市場,信息永遠比情緒慢半拍。
老玩家看不懂新 meme,是因為他們還在找邏輯;
VC 看不起 meme,是因為他們習慣找估值。
但 meme 本來就不是估值邏輯,而是信仰流動的放大器。
這東西無法量化、也無法預測,它靠的不是白皮書,而是群眾心理的爆點。
所以真正的 meme builder,不是每天想著怎麼拉盤,而是怎麼讓一群人有理由留下。
這種建設在別人眼裡很傻逼,但它才是唯一能穿越週期的價值。
不然為什麼 $DOGE 還活著, $PEPE 還在,而多少 AI + DeFi + RWA 的項目早就被遺忘。
meme 的盡頭不是泡沫,而是文化。
泡沫褪去之後,那些還在堅持講故事、畫圖、寫段子的老玩家,
其實都在用最笨的方式,讓這場注意力戰爭變得溫柔一點。
查看原文8,390
23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